代表心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代表心声 > 正文

代表心声

    【聚焦党代会】代表话心声 共赴新征程(四)

    编辑:朱晓琳 发布时间:2025-07-17 点击:

    中国共产党牡丹江师范学院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于7月12日胜利召开。各代表团的党代表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盛会。会议期间,代表们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区域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目标,立足服务龙江振兴发展、助力国家教育强国战略,传递基层心声,擘画发展新篇,将一线实践中的真知灼见化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务实建议。让我们走近这些勇担使命的党代表,聆听他们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深切期盼与奋进心声。


    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田新山:

    作为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参加学校第七次党代会深感使命光荣。会议擘画的“十五五”发展蓝图振奋人心,让我更加明确资产管理要服务教学科研、助力学科建设的定位。我们将秉持“精准配置、高效利用”理念,通过数智化平台建设优化资源调配,严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底线,为学校更名攻坚和特色鲜明的国门师范大学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未来国有资产管理处将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建功必定有我”的担当,在规范管理与创新服务中践行初心,为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资产力量。

    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部长郑维东:

    学校第七次党代会是一次凝聚人心、共谋发展和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报告中全面回顾了学校发展取得的突出成绩,深刻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任务,明确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全面绘制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让我们感受到了学校党委的决心和担当,令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面对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新要求,我们将对标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以党代会精神为引领筑牢育人初心、以师生期盼为方向践行责任担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服务效能,努力打造高质量辅导员队伍,切实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不断提升思政引领力,为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贡献学工人的智慧和力量。

    团委书记张国海:

    聆听了党委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报告高屋建瓴,立意深远,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作为共青团干部,更应秉持“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忠诚,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汇聚青年、引导青年,搭建青年成长成才平台、服务青年成长发展需要。团结组织广大团员青年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加强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深化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活动的有效融合。凝心聚力,同向同行,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构建党政群团齐抓共管、校内校外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不断强化思政引领力。党旗所指团旗所向,奋楫扬帆挺膺担当,为学校改革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审计处处长王大鹏

    “上下同心铸辉煌,承前启后谱新章”。我有幸作为代表认真聆听了志浩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牡丹江师范学院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对过去几年来学校取得的巨大成就无比骄傲,对未来擘画的学校发展蓝图无比振奋。大会既为圆满完成“十四五”各项工作任务积蓄了力量,又为精准谋划“十五五”指明了方向,我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彰显审计工作的政治属性;聚焦审计主责主业,强化审计工作的监督职能,带领全处同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把好学校经济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当好国有资金规范使用的“守护者”,以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引领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招生就业处处长孙蕾:

    学习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后,我深切感受到学校发展与国家战略、龙江振兴同频共振的使命担当。招生和就业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入口”和“出口”,亟待与产业需求深度联动。报告中提出了实施学科专业培优行动,以省级“双一流”学科为根基,一方面巩固师范专业核心优势,推进拔尖人才专业试点建设;另一方面聚焦产业需求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依托“双千计划”在课程体系中融入龙江产业案例,培养复合型人才,将专业建设成果转化为招生吸引力,更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源动力。相信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招生就业工作将取得长足发展,站在新起点,全处党员干部将以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为实现建设区域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来源:第一代表团

    编辑:朱晓琳

    审核:陈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