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旗帜引领方向,奋斗铸就荣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和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为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激发全体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学校隆重表彰“两优一先”先进典型。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先锋模范,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现推出2024-2025年度“两优一先”事迹展播,带您走进他们的奋斗历程,感受先优的榜样力量,树立争先创优意识,提振干事创业精,以昂扬姿态和优异成绩向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献礼。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生党支部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现有学生党员32名、教师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280名,党员分布在2个专业、4个年级。在学院党委引领下,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高校党建“双创”要求,打造“党辉青春・十育菁英”特色品牌,践行“党建+N”创新模式,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党支部以“七个有力”为核心,将党建工作融入思想教育、学科竞赛等十大领域。通过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团结凝聚师生,主动解决师生困难;组织党员投身教学改革、科研创新,推动学院发展。党员在教学、科研、服务等岗位上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师生的表率。
依托“青春有为”志愿服务队,支部发挥体育专业优势,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组织区域性赛事与全民健身活动,学生党员担任技术指导、裁判等,惠及2000余人,深入乡村中小学支教超200课时,助力乡村体育教育发展;开展“健康生活”主题讲座与培训,为乡村振兴和全民健身战略添砖加瓦。
耕耘终有收获,支部曾荣获牡丹江师范学院2022-2023年度“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2025年3月获批黑龙江省公办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近三年,培养省“三好学生”16人、省“优秀毕业生”11人,学生党员成绩稳居班级前45%,全员考取体育专业国家级证书,就业留省率达73.46%。未来,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建+N”模式,为培育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英勋
英勋同志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厚的党性修养,在党务与教育事业中勇担使命,在多个领域成绩斐然,彰显新时代党员风采。

在党建创新上,她深耕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开展“党建+体育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将党建与专业特色深度融合,成功推动所在支部获批“黑龙江省公办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实现学院党建重大突破,个人也荣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以卓越成果展现过硬党建能力。
志愿服务中,她尽显担当本色。疫情封校期间,作为校内学院唯一辅导员,全力守护学生安全稳定,还积极组织抗疫志愿行动。创建“青春有为”志愿服务队,与三家社区、一所小学共建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参与黑龙江省第十八届学生运动会等志愿活动,培养出100余名省级优秀志愿者,成为师生榜样。
业务工作里,她秉持严谨作风,常深夜打磨材料,为学院赢得多项荣誉。发挥英语专长,创新“以赛促学”模式,近三年指导学生10余人次在各类英语竞赛中获奖,并指导学院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工作成果突出。
科研道路上,她不断探索进取。主持并参与“党建引领下高校体育志愿者服务的创新与实践研究”等多个项目,创建学院“党辉青春 十育菁英”党建品牌,推动“体育专业+志愿服务”新模式落地,相关活动获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其“家校携手促就业”项目使就业率提升20.2%,获2023年就业工作提升奖。同时,她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新教师与学生在课题研究、创新创业大赛中共同成长,为学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孙明和
孙明和,中共党员,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讲师。自2008年投身教育事业以来,他以赤诚之心在平凡岗位上书写育人华章。

作为党员教师,孙明和始终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教育实践。他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准则,秉持教养并重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凭借高尚师德多次荣获“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成为师生敬仰的榜样。
在教学领域,他虚心求教、锐意创新。担任第9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国内技术官员时,以精湛专业为校争光;课堂上采用“分层次教学”“分组阶梯递进教学”法,点燃学生运动热情;科研方面成果丰硕,主持参与多项省校级立项,2025年获发明专利一项,专著也即将出版。
校园活动中,他是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二十余载如一日,带领学生刻苦训练,精心组织教职工球类赛事、学生五四接力赛等大型活动。从编排《秩序册》到调配裁判,每个细节都倾注心血,赢得广泛赞誉。
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秉持“热血传递生命希望”的信念,坚持无偿献血二十余年,用滚烫的爱心诠释着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
孙明和老师以春风化雨般的坚守,践行教育初心,用实际行动为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王昀博
王昀博,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在读,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负责人、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球类教研室主任,从教十五年来,始终以党员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青春热血融入教育事业,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教学上,匠心育人深耕创新实践,将游戏化教学引入网球课堂,通过“网球积分闯关”等趣味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度;秉持因材施教理念,为不同水平学生定制培养方案,带领学生斩获省级赛事团体亚军;主持省级教改项目,搭建“互联网+”线上教学平台,录制微课,推动网球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科研领域,严谨治学勇攀高峰,主持多项省部级项目,发表期刊论文20余篇,在面对科研难题时,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钻研精神,为年轻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今年成功考取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研究生,持续提升科研实力。
党建引领,筑牢支部战斗堡垒。作为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推进党支部建设。定期组织党员开展思想教育,提升理论学习实效。同时,通过组织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支部凝聚力与战斗力,筑牢战斗堡垒。
服务师生方面,主动为年轻教师分享经验、指导职业规划,助力多人在竞赛与项目申报中获奖;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通过谈心疏导帮助学生重拾信心,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担当,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撰稿、图片: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编辑:朱晓琳
审核:陈晓东